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 文化宣传 > 正文

医院文化

文化宣传

美好的告别

来源:老年医学科 作者:李开来 责任编辑:刘金良
浏览次数:

近期,琼瑶阿姨的《预约美好的告别》通过网络和纸质媒介,迅速扩散,79岁的老人安排身后事本不稀奇,但发生在琼瑶阿姨身上,竟有一种凄美的感觉。可是,有多少人真正读懂了她的“一再叮咛”,就连某知名报纸发表的每日评论文章,都把“尊严死”与“安乐死”混为一谈,我国“选择与尊严”网站的发起人,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女士立即发声:你错了!

我院老年医学科开展舒缓医疗已经两年多了,满足患者的意愿,让“人”有尊严地离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患者家属最满意的事情。今天,又有患者家属,在老人去世十天后专门来致谢:“你们是真正的白衣天使,让我母亲按照自己的意愿,安详地走了。我们只是退休的教师,没有什么可表示的,请接受我们真挚的谢意!”说完,这几位白发老人,深深地给我们鞠了一个躬。这样的场景在我科发生过多次,就让我就这个患者的故事,讲讲“尊严死”和“安乐死”的区别。

2月初,我们收治了一个88岁的老太太,通过老年综合评估,我们了解到她有躯体疾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多次手术病史,多重用药);心理疾病(严重的抑郁症);部分失能(生活部分自理);营养不良;社会支持体系不够(一儿一女均身体不好,无暇顾及),这是典型的老年综合征患者。

第一次家庭会议,我们以交代病情为主,告知建立深静脉通路、营养支持的必要性,同时预判到可能要用到“人工生命支持”手段,家属的意见是一切听从患者的选择。他们的母亲异常固执,虽然活动受限,但头脑清醒,一直自己做主,不会听从子女的安排。

随着病情的进展,真的到了需要插管才能维持生命的地步。患者的要求是:“大夫,救救我!”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插管,转入ICU救治。脱机后患者从ICU转回我科,病情时好时坏,患者的情绪波动也很大,躁动、发脾气、骂人……再次发生呼衰心衰时,她的要求是:“救救我,但不要插管。”

你以生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借助兄弟科室和全科的力量,我们再次使患者转危为安。在救治患者的同时,我们也随时关注着家属的情绪变化,利用夜班时间、白天查房的空隙,鼓励、安慰家属,共同面对疾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更是不可抗拒的。患者尿量逐渐减少,利尿剂在不断加量,面对日渐衰竭的老人,我们问她还有什么心愿,她说:“我想看看贵州老家的山水,不要再抢救了,让我走吧。”

我们召开了第二次家庭会议:如何达成老人的心愿?面对死亡,家属做好准备了吗?临终前我们哪些做,哪些不做?会后,患者的孙辈们立即赶往贵州老家,拍照片实时传送,老人看着照片,露出久违的笑容,留下了眼泪。

当肾衰、心衰、呼衰再次来袭,我们不再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在老人昏迷后,甚至停止了静脉输液,只为让老人走得“踏实”。望着“熟睡”的老人,子女们陪在身边,拉着她的手,轻轻地、轻轻地和她说着话,直到呼吸停止……

看完这个故事,可能大家理解了舒缓医疗,“尊严死”和“安乐死”之间的不同。缓和医疗有三个原则: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方法。尊严死就是指舒缓医疗的终末期,根据病人自主意愿,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让其尽量无痛苦有尊严地自然离世。

所以我想说: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每位医者的情怀。

美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