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 文化宣传 > 正文

医院文化

文化宣传

用心为生命护航的放射介入“工程师”

来源:宣教中心 作者:王晓彤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他,即使在休假期间也是随叫随到,手机24小时保持在线;就是在手术后伤口还没拆线期间,也会因为一名肿瘤梗阻患者急需介入引流,当天就赶回医院为患者解决问题。他就是肿瘤科放射介入医生何山,他说既然选择了从医之路,就需要选择用心付出。同事说,为了工作,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了患者。

1.jpg

争分夺秒的自驾医生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清脆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何山睁开疲倦的双眼,本能的从床上跃起,后半夜两点多钟的来电话,肯定是医院通知抢救病人。他迅速抓起桌上的电话按下接听键,就听到电话那头焦急的说:“何大夫,我是医院总值班,现在有一位大咯血患者,通知您尽快赶到医院急诊抢救,需要我们派车接您吗?”何山听完后果断说:“不用医院出车了,我自己开车过去,这样最快,患者可能需要进入导管室行动脉介入栓塞手术,请告知病区尽快做好所有术前准备,请通知患者家属尽快到场!”急诊出血患者抢救是争分夺秒,为了节约单程车接时间,何山每次都是谢绝医院总调度派车,自驾赶到医院。

后半夜市区交通一路通畅,平时从家开车到医院一小时的车程竟用了半小时不到。赶到医院后,何山先是听取了一线值班医生的病情汇报,后迅速查看患者情况,调阅了患者的影像资料,初步判断出可能潜在的出血位置,又和家属简要的交代了手术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待家属签字后,他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将患者摆好体位,穿刺部位消毒,动脉穿刺成功后,将微导管迅速超选入支气管动脉分支,并造影确定为出血靶动脉后,果断推注栓塞剂,进行栓塞治疗,手术立竿见影。十分钟后患者停止咯血,安然返回病房。整个手术操作流畅、精准,没有一丝犹豫拖沓,用最快的时间挽救了患者生命。而这成功救治的背后是无数的辛劳和汗水,是何山20多年来坚持不懈守卫在抢救患者第一线的缩影。

2.jpg

手术结束后,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何山返回病区,先是查看了术后患者情况,又叮嘱值班医生术后注意事项,最后回到自己办公室写好手术记录。这时候天已经大亮,忙完一切后,何山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稍作休息,因为三个小时后,新一天的工作又接踵而至,等待他的是早已安排好的手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导管室平台手术排队非常紧凑,如果耽搁几分钟后面的手术就会受影响,所以争分夺秒已经成为了何山工作的习惯。


二十年磨一剑的“多面手”

何山从90年代开始学习介入技术,那时开设介入手术的医院不多,何山慕名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那里他第一次了解到不同于外科手术和内科治疗以外的、新的诊疗技术。介入手术为何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努力的汲取知识和养分,希望将这项新技术带回医院,造福那些游离于传统治疗手段之外、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凭借十多年放射科的工作基础,以及影像诊断方面扎实的基本功,很快掌握了放射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为了在放射介入治疗领域有更深造诣,他虚心求教,精益求精,先后去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进修学习,接受多位国内放射介入名师的指导,回医院后又多次邀请专家来院同台切磋操作技能。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十年磨一剑,经过了专业的学习和不断的探索,何山逐渐成为基本功力深厚、操作技能娴熟、临床经验丰富、业界同行专家认可的介入专家。

3.jpg

何山说,作为一名介入科医生,需要同时具备内科医生的基础,外科医生的动手能力,影像科医生敏锐的捕捉能力,无异于一名“多面手”。由于受培养周期长,临床工作量大,曝露在辐射危害的机会多等因素制约,放射介入医师比较一直紧缺,尤其是外周血管介入医生。因为操作都是在DSA显影下进行,术者全程需要穿戴重达十多斤防护辐射铅衣,有时连续几台手术一站下来就是十个多小时,工作负荷重,专业性强,身体消耗强度很高。但与之相悖的现实是介入手术的适应症极其广泛,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城市,各种血管、消化道、食管、气管等是这座城市的管道,而介入的导丝可以进入人体的各个管道,完成许多外科手术无法比拟的操作,像是肝癌、肺癌、胰腺癌、贲门癌,以及头颈部肿瘤、肾癌、乳腺癌或骨恶性肿瘤等,医生会从患者体外将一根导管插到肿瘤的营养动脉内,将化疗药物灌注在肿瘤病灶内,使肿瘤局部接受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延长药物与肿瘤接触时间,从而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同时降低机体其他部位组织细胞受到的化疗药物毒性作用;对于疼痛患者,介入治疗大多可“一针见效”,不管是腰腿疼,神经痛,还是肿瘤晚期患者的剧烈疼痛,都能有效阻滞;而对于急性出血的患者,介入止血的适应症则更多,例如肝脾外伤性破裂出血、鼻子出血、子宫破裂出血和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肿瘤性出血等等,原则上来讲,只要是动脉所供应的器官出血,都可以应用介入治疗。何山说他就像一个工程师,人体管道里了的“疏”与“堵”他都能干。


总是为患者考虑的平凡医者

从事20多年介入工作的何山为人十分低调谦逊,没有手术的时候,喜欢自己待在办公室里翻翻书,查查资料,喝喝茶,也许是平时手术中消耗了太多的体力,这个高大的中年男人看上去有些疲惫。可疲惫是留给自己的背影,遇到患者他总能焕发出十二分的精神。他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和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具体措施、手术的风险等,有时候患者听不懂,他也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解释。这些年,何山抢救过的患者不计其数、挽救过的生命不胜枚举,其中有很多甚至被宣判“死刑”的病例,而他收到的表扬信、锦旗数也数不清,这些都被他悄无声息的收在办公室的柜子里。他时常也也会接到患者家属硬塞到手里的红包,能推辞的他一律婉拒,但有时看着家属焦急、无助的眼神,他只好先收下,等手术开始后再让护士还给家属,并转告他们手术已经开始了,请他们放心。何山笑着说,他记得有一个月大概退回了近万元的红包,这些红包有的他直接退到患者的住院押金里,有的上手术后就让护士还给家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说收了红包做手术心理压力大,反而做不好手术。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每一台手术他都必须轻装上阵。不仅如此,他还总是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曾经有一位山西来的自费患者,需要在半年内做5、6次的介入治疗,了解到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时,何山总是想办法帮助他们,像是尽早为他们安排手术,缩短住院时间,或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减免一些治疗费用。看着患者每次来时身体状况都有好转,何山觉得自己的工作也算的上是平凡而伟大了。

5.jpg

与何山医生交谈的时间里,他不只一遍的告诉记者,他最希望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到介入手术到底可以帮助人们做什么,也让更多的同仁们知道他们的身边有个叫何山的医生可以为他们的工作保驾护航。作为一个有着2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何山说:“我的力量很微弱,但我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尽力保证从我手上抢救的每一条生命都能有质量的延续下去,这就是我对党员责任和担当的理解,也是对入党誓言最好的践行和承诺!”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