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保健知识 > 正文

健康科普

保健知识

2025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25 13:52:28 来源: 作者:感控处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手段,不仅保护儿童健康成长,也为全生命周期健康护航。让我们共同了解疫苗接种知识,为孩子的健康撑起“保护伞”!  

一、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1. 宝宝免疫力需要“升级”  

   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母传抗体)在6个月后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容易受到传染病威胁。  

   接种疫苗能帮助孩子建立“免疫防线”,预防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严重疾病。  

2. 疫苗是“健康投资”,更是社会责任  

   疫苗不仅能保护个体,还能阻断疾病传播,形成群体免疫屏障,保护无法接种的弱势人群。我国通过疫苗接种,已消灭天花、维持无脊灰状态,乙肝发病率也大幅下降。  

3. 法律明确规定接种义务  

   《疫苗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要求监护人配合卫生部门,确保儿童及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  

二、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如何选择?  

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政府免费提供,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等,必须按时接种。  

非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自费自愿接种,如流感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水痘疫苗等,可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注意:两类疫苗同样重要!自费疫苗并非“可不打”,而是根据家庭条件和疾病风险自愿选择。例如,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能有效预防常见传染病。  

三、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 接种前  

   确认孩子健康状况,如发热(体温>37.5℃)、急性疾病等应暂缓接种;如实告知医生过敏史、既往疾病史等。  

2. 接种时  

   携带《预防接种证》,确保接种记录完整;不同疫苗可同时接种(需在不同部位注射),但减毒活疫苗未同时接种时应间隔≥28天。  

3. 接种后  

   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保持接种部位清洁,避免抓挠;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时内禁食热饮;轻微发热、局部红肿属正常反应,可多喝水、热敷缓解(卡介苗除外)。若出现持续高热、皮疹等,及时就医。  

四、哪些情况不宜接种疫苗?  

发热、急性传染病期间  

严重湿疹、皮炎或免疫缺陷疾病  

患有心脏病、肾病、活动性结核等慢性病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炎后遗症)  

 五、科学看待疫苗反应  

常见反应(无需过度担心):  

接种部位红肿、低热(<38.5℃)、食欲减退,通常2—3天自愈。  

不良反应(罕见,需就医):  

过敏性休克、持续高热、严重皮疹等。  

 六、权威信息,抵制谣言  

疫苗接种安全可靠,所有疫苗均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和审批。请通过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等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不轻信网络谣言,做孩子健康的守护者!  

2025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让我们践行“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的理念,主动接种疫苗,为儿童筑起免疫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