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再传喜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主任冷建军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4月29日上午, 北京会议中心内气氛庄重而热烈, 备受瞩目的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此隆重举行。出席盛会的冷建军主任接受《劳动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参加表彰大会自己倍感光荣,但我深感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与我并肩作战的团队,以及每位在医疗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者。
“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结合自身工作,我深刻体会到劳动精神是“实”字为要。从医近四十年,我习惯了7点到院查房,习惯了连续多个小时站立手术,习惯了用彩绘图谱将复杂术式可视化。这些看似平凡的坚持,恰是医疗工作的本质——用脚踏实地的劳动,换取患者"转危为安"的生活。我们科室年均完成800例高难手术,90%以上实现微创化,这些数据背后,是我们日复一日对手术"精、细、严、实"的追求。
作为医者,我始终坚信劳模精神是“敢”字当头。医生的工作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医者敢于担当的责任心。面对妊娠晚期高龄孕妇的急性胆管炎、17处肝转移的“满天星”病灶……我和团队选择迎难而上。每一次“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敢治别人治不好的病”的背后,是无数次的手术推演、多学科协作的预案支撑。我的前辈黄志强院士曾说:“医生就该高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生命。”正是这份永不言弃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让我们创造了连续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零死亡"的纪录。
作为外科医生,我始终践行工匠精神是"精"字立身。我们坚持“每一针缝合都是终身责任”,将并发症率降至国际最低水平。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的极致追求,更是医德的永恒坚守。科室墙上"厚德、精进、团队、卓越"的科训,时刻提醒我们:唯有德艺双馨,才能让冰冷的柳叶刀传递生命的温度。
此刻,我想起一位患者出院时的话:“你们不仅切除了我的肿瘤,更缝合了我破碎的生活。”这让我更加确信,医生的劳动价值,在于用专业守护生命,用仁爱点燃希望。自己将以表彰大会为奋进的新起点,继续以劳模标准要求自己,干字当头、 挺膺担当,带领团队攀登医学高峰,让更多患者从“生命绝地”重返“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