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是你们用敏锐的洞察、专业的诊疗和全程的守护,给了我先生第二次生命!” 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大厅里,王先生的爱人专程将一面锦旗递到医务人员手中。锦旗上的金线在灯光下流转,仿佛将一段跨越生死的守护故事,细细密密地织进了时光里。这温暖的瞬间,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以专业为基石、以严谨为标尺、以全程管理为屏障,为生命护航的生动缩影。
一句闲谈牵出的“健康警报”
故事的开端,源于一次看似偶然的对话。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门诊走廊里,王先生正和同事闲聊,随口提起自己近来频繁尿血的事儿。这看似寻常的话语,恰被路过的健康管理中心东医生捕捉,“尿血“一词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东医生的心中激起了涟漪。多年的临床经验如同精准的“听诊器”,让他瞬间捕捉到这一症状背后潜藏的健康风险——这很可能与泌尿系统肿瘤相关。
在医者责任感的驱动下,东医生快步上前,耐心询问王先生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和感受。当得知王先生已多年未做体检时,他当即建议王先生进行专项检查,语气里的恳切让王先生动容。征得同意后,东医生迅速协调,很快为王先生安排了泌尿系超声检查。
超声探头在身体上缓缓移动,B超团队成员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照灯”,紧紧锁定屏幕上的每一个细节。在王先生的右肾区域,一处可疑病变被清晰捕捉到。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团队成员心中升起一个判断:这极有可能是肾癌。
健康管理中心第一时间启动MDT多学科会诊机制,为王先生开通绿色诊疗通道。腹部增强CT和PET-CT检查如同“透视镜”,王先生最终明确诊断为肾癌。随后,王先生顺利转入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为病情控制抢下了关键的“黄金时间”。
复查单上的“风险捕手”
2025年6月,初夏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健康管理中心的随访记录本上,工作人员按计划通知王先生进行术后复查。
影像检查评估中,医学影像科副主任于明川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肺部影像,眉头微蹙:右肺那枚几毫米的结节,边缘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模糊。
这份近乎苛刻的严谨,让健康管理中心MDT团队迅速行动起来。“放大再看,逐层比对。”于明川和胸外科副主任陈磊密切沟通着。如同刑侦专家还原案件细节,MDT团队将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与既往影像反复比对。“不排除肾癌转移可能,必须立刻干预!”这份近乎苛刻的严谨,让风险无处遁形。
绿色诊疗通道再次开启,王先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胸外科手术,成功阻断了病情的进展。当手术精准切除那枚隐患结节时,病理报告印证了医师们的判断 ——这正是肾癌转移的早期信号。第二次“精准拦截”,让王先生生命的航船再次避开暗礁,将潜在风险扼杀于萌芽。
全链条上织就的“生命防护网”
从早期筛查时对细微症状的敏锐捕捉,到诊断中对影像细节的精准解读,再到复查时对异常信号的高度警惕,严谨已像一条纽带,贯穿在团队诊疗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守护患者健康的坚实“城墙”。
王先生初次发病时,从超声发现病变到MDT会诊、明确诊断,再到转入临床科室手术,各个环节衔接得如同精密的“齿轮”,让早期肾癌得到及时控制;术后复查中,从识别异常结节到二次手术干预,严密的随访体系像一张“防护网”,成功阻断了病情的蔓延。可以说,健康管理中心的全程干预,为王先生铺就了一条规范治疗的“康庄大道”。
王先生康复出院后,一家人始终铭记这份跨越生死的守护,才有了送旗致谢的温暖一幕。锦旗上的金线,无声诉说着医患之间以生命相托的厚重情谊。
王先生的故事,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并非个例。作为北京市最早开展专业健康体检的机构之一,团队成员用扎实的专业知识破解着一个个健康“谜题”,用严谨的职业态度筑牢一道道风险“防线”,用全程化的管理体系守护着无数人的生命。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三级医院专业医疗团队在健康管理中的核心价值,让健康守护的网越织越密、越织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