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医院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医院动态

粉月映病房:一场以爱为针的生命守护

发布时间:2025-10-13 17:05:16 来源: 作者:乳腺疾病科/党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十月的风带着秋的清冽,却将粉红丝带的温柔悄悄送进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的走廊。原本素净的白墙,因这份温柔有了不一样的温度——那是专业与关怀交织的暖意,是医患同心共筑的人间温情。“携手共进,向光而行,乳腺疾病科以专业力量呵护您的健康”,这句科室宣言从未被当作冰冷的标语张贴,而是化作医护人员每一次查房的细致询问、每一回操作的轻柔耐心,更成了病友们住院期间最踏实的“定心丸”。

图片2 (1)_1.png

科室的文化愿景墙上,“携手共进,向光而行”的使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每一处设计都藏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祝福。四只粉紫色的蝴蝶展翅向上,次第排列在墙面,翅尖沾染着柔和的光,像灵动的“希望信使”。翅纹间的每一道弧度,都承载着医护人员对病友“早日康复,重获新生”的真挚期许。曾有位患者在心愿墙上写下“盼如蝶展翅”,如今她带着健康的体魄已回归日常生活。那些曾寄托心愿的蝴蝶,也在现实里完成了最美的意象闭环——病痛的阴霾散去,生命真的如蝶般轻盈飞翔。

图片1 (1)_1.png

走廊里的心愿墙,是这片“家”空间里最动人的风景。心形、星形、唱片形的便签层层叠叠,像缀满星光的夜空,每一张都藏着一段关于希望、感恩与勇气的故事。

有晚辈贴上的稚嫩牵挂:“祝姥姥早日健康!爱你♡”,便签周围缀着几只蓝色毛毡小猫,软乎乎的模样让病房瞬间漫溢着亲情的暖;也有病友间彼此的鼓励:“愿早日康复,优雅行走”“一面白衣,看似平淡无奇,却是人间至美”。这些字句虽简,却像一盏盏小灯,在对抗疾病的艰难时光里,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人点亮前行的勇气。

图片8_副本 (1).jpg

有患者将感激酿成诗意的文字:“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患病时见医者仁心!”简单的句子里,藏着对医护专业与温柔的深深铭记;还有人写下“幸遇良医,沐光而行……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字里行间满是对诊疗技术的信赖,更有被人文关怀触动的柔软。

也有对医护细节的具体认可:“王童雪护士:非常感谢,扎针技术高,受到了病友一致好评”“To王丕琳主任:认真负责,经验丰富……医者仁心”,这些点名致谢的便签,不是华丽的表彰,却是医护人员在细节处用心的勋章,更是医患之间信任的最佳见证。

图片9_副本 (1).jpg

心愿墙的角落,一张微微泛黄的便签格外醒目,那是90岁的乔奶奶亲手写下的:“90岁老人得癌症不可怕…… 歌声能治病”。没人能忘记手术台上的那个瞬间——乔奶奶因恐惧紧紧攥着床单,沉默得让人心疼。王丕琳主任见状,轻轻俯下身:“我给您唱支歌吧?”悠扬的旋律慢慢漫过手术室里消毒水的清冷,像溪流缓缓淌过干涸的河床。乔奶奶紧绷的肩膀一点点放松,连呼吸都跟着旋律变得轻缓。术后的日子里,乔奶奶总爱哼着小调在走廊散步,逢着病友就念叨:“王主任的歌声比麻药还管用!心里亮堂了,病就好得快哩!”这朴素的话语里,藏着最纯粹的信任,也藏着医患之间最动人的羁绊。

 病友小豆粒则用藏头诗,把对医护的敬意写成了流淌的诗。“王者风范在首医,丕风抹月不相宜……提质强技称首席”,是她写给王丕琳主任的赞美,字句间满是对主任专业与担当的敬佩;“杨家有女堪称奇,燕语莺声现首医……温暖人间心传递”,是对护士长杨燕的致谢,将护理时的温柔与耐心细细描摹;还有送给舒芳敏、刘晓霞等医护人员的诗,每一句都浸着患者的真心,在粉红丝带飘扬的十月,这些诗像带着温度的溪流,在病房里轻轻流淌,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微信图片_20251013151444_258_61 (1).jpg

十月的粉红丝带,从不是简单的乳腺癌防治提醒,而是对生命最温柔的守护信号。在这个“家”一样的病房里,医护人员是贴心的“大家长”——他们用精湛的医术搭建起坚固的健康防线,为患者挡住病痛的侵袭;也用耐心的倾听、温柔的安抚,一点点化解患者心中的不安与焦虑。患者们则是彼此扶持的“家人”,他们分享治疗经验,互相加油打气,把原本孤独漫长的治疗路,走成了并肩同行的温暖旅程。

微信图片_2025-10-13_155000_156 (1).png

其实对抗疾病的阵地,从来不止于手术台。它藏在心愿墙每一张便签的字迹里,藏在乔奶奶时时记挂的歌声里,藏在小豆粒写满敬意的诗句里,藏在医护人员每一次俯身询问的关怀里,藏在病友间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里。愿这抹粉红能被更多人看见,愿每一位女性都能好好守护自己的健康,更愿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患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携手共进,向光而行”的约定里,慢慢卸下病痛的重担,重新拾起健康与灿烂的笑容——因为在这里,专业从不缺席,温暖也从未离开。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