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 第11期

北医铸就我的成功之路

——科研处处长苑学礼

996年我考取了郭应禄院士的博士研究生,他是吴阶平院士的学生,时任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在师生见面会上,郭老师确定了我从事的研究领域——移植免疫,并指定相关的副导师对我们的学习研究进行具体指导。他的这一决定对我未来的工作和研究起到了决定性影响。

郭应禄老师为我安排的副导师是北医免疫系的谢蜀生教授。谢教授曾留学欧美多国,在国内最先开展了免疫耐受的研究,他在学术上一丝不苟,每次经他修改后的文章都变得更具有辑性、更加流畅,也具有更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在谢老师的实验室里,我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掌握了多种细胞和分钟免疫学实验技术,参与了自身免疫病、肿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都发表于中华泌尿外科学、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

毕业期间,我收到了哈佛大学医学院位于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及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移植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邀请,郭应禄老师和谢蜀生老师得知后,叮嘱我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学成后回来为国内泌尿外科事业发展做更大贡献。在那里,我凭借在北大泌尿研究所应用大鼠肾移植模型的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前期的精心准备,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建立起别人需要3个月才能建成的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我的工作很快得到研究中心主任的认可,并被提升为Instructor of Medicine (相当于讲师)。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T细胞的活化和耐受,每年有数个、至今有30余篇摘要在美国器官移植大会上交流,已有20余篇论文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

在哈佛学习和工作期间,我经常回国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并寻找合适的回国工作机会,要像北医老师们希望的那样,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奉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2011年3月,我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担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和科研处处长职务,在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从事泌尿系统肿瘤和肾移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今年5月,被认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被聘为“北京市特聘专家”。北医的培养对于我的学术发展和事业成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北医铸就了我的成功之路。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