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病房暖
大雪过后,北京的天气日渐寒冷。作为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供暖情况受到就诊患者及家属的关注。11月6日,记者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探访这里的供暖情况。
当日上午8时30分,记者走进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门诊大厅,阵阵暖意扑面而来。物业管理处处长韩智宏告诉记者,“今年,天气凉得早,医院充分考虑到就诊患者身体状况,从10月中旬就已经开始供暖了,确保门诊大厅和病房等温度舒适。”
为了实地感受病房的供暖情况,记者跟随正在测温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物业公司机修班班长韩建苹来到住院大楼。在位于十一层神经外科的一间病房内,80多岁的刘老先生正穿着病号服在病房内踱步。
“不用测,暖和着呢!我穿着秋衣秋裤再套个病号服一点儿不冷。”没等测温人员开口,刘老先生迫不及待地赞扬起来。
“我们是多点测温,定时监测全院供暖温度平均值,保证医院各个空间的温度达标。”韩建苹边说边拿起测温仪,对准暖气片方向,按下测温按钮,仪器显示19摄氏度。“政府规定的室温标准是16摄氏度,由于房间光照好,温度稍高些。”韩建苹解释说,在保证病房温度的同时,不浪费能源,医院采取多点监控和人工检测相结合的手段,保证舒适的温度。他告诉记者,像重症监护室等病房,必须是恒温。病房的温度一直保持舒适的温度,其中也包括湿度,不能让病房太干燥。
控温的源头在锅炉房,记者在韩建苹的指引下来到锅炉房实地采访。锅炉房主管葛红亮向记者介绍:“我们锅炉班一共10名职工,采取四班倒的方式,24小时保证医院供暖。”
高大的厂房内,三台大型锅炉嗡嗡作响,职工正在认真地操作阀门,将温暖源源不断地送往医院各个病房。
(《首钢日报》 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