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联合外院完成国内首例全息影像引导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近日,在由我院泌尿外科首席专家那彦群教授和李宁忱主任团队研发的全息影像腹腔镜手术融合平台的协助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率先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上采用该技术,成功完成一例内生性肾肿瘤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据悉,将全息影像腹腔镜手术融合技术应用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这在国内尚属首例,国外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
据手术医生介绍,患者右肾肿瘤主体埋藏于肾实质内,属内生型肾肿瘤,这为手术中肿瘤的定位以及完整、准确切除肿瘤并且最大限度保留肾单位造成了困难。内生型肾肿瘤由于肿瘤生长位置隐蔽、主体位于肾脏实质内,在手术中大多很难通过肉眼识别,目前手术医生大多是通过术中超声的方法定位。但腹腔镜术中超声探头方向、角度不断变化,难以学习掌握,而且难以较准确地了解肿瘤在肾脏表面的投影边界,这为精准和完整切除肿瘤造成了困难。除此之外,该患者右肾动脉分支较多、走行交错并且与同样错综的肾静脉相互遮盖,这也为选择性阻断肾动脉以减少肾脏热缺血对肾脏的影响造成了困难。
在全息影像腹腔镜手术融合平台的辅助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在术前对该患者进行了准确的病例分析和手术规划;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在机器人手术视野中,除了能看到手术实际影像外,还可以同时以“画中画”的形式看到实时的全系融合影像;该全息影像能够更直观且快速地帮助手术医生定位肿瘤位置、边界以及血管分支和走行情况,从错综交错的肾脏动静脉分支中,准确辨识和选择性阻断肿瘤的供血动脉,在保障手术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缺血对肾脏造成的影响,进而更好地保护了肾功能。
另外,全息影像腹腔镜手术融合技术也能有效帮助手术医生识别到肿瘤在肾脏表面的投影,准确定位并且引导手术医生完整切除肿瘤,在保障手术安全和效果的同时,大大缩减寻找肿瘤的时间,更进一步保护了患者的肾脏功能。随着精准手术时代的来临,该技术在辅助术前规划和术中定位引导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外科医生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已经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