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海明威——从橡树园镇到基韦斯特岛
海明威是美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所塑造的老渔夫桑堤亚哥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崇高精神主题鼓舞了无数人坚持奋斗,永不言败。海明威更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2011-2012年,我作为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访问研究期间,有幸参观了海明威的出生地----橡树园镇(Oak park)和海明威写出主要作品的地方----基韦斯特岛(Key west)。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西郊的橡树园镇,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光。在国内时,我就期待着能在芝加哥学习期间参拜心中英雄的出生地。到达芝加哥后的第二个周末,我迫不及待的约上在西北大学读博士后的朋友一起去朝圣。
芝加哥市中心到橡树园镇交通很方便,坐上蓝线地铁,大约经过40分钟的车程,便来到了橡树园镇。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小镇,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小屋,沿街而立,高高的树荫环绕着这些小屋,正直深秋之际,红的枫叶,黄的梧桐和修剪得象地毯似的绿油油的草坪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只只小松鼠,时而窥视,时而踏着金黄的落叶,旁若无人的在草坪上觅食。在一座庄严的大理石教堂对面我们找到了海明威出生的故居,这是一幢维多利亚式三层尖顶木楼,楼前是一株叫不上名字的大树,大树下一块有些简陋的木牌标示这就是海明威的出生地。坐在木楼前的两个博物馆服务人员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都是在这里义务服务的老人,看得出来他们对海明威充满了崇敬和自豪,对我们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的讲述了屋内的陈设和历史,并时不时穿插一些逸闻趣事。这座小木楼是海明威的外祖父于1890年盖的,走进房子,陈旧的木地板不时嘎吱作响。屋内格局是按照当年的原状进行复原的,大部分是海明威家族的遗物。墙上挂着海明威母亲格蕾丝的风景画,屋角摆放着的海明威母亲用过的钢琴,墙上挂着童年海明威的照片,他留着长长的刘海,穿着绣花衬衫,一副女孩子模样,这些都让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真不知儿时像个女孩子的海明威,长大后怎么能够写出个个性格坚毅、刚强的男子汉形象。导游老人介绍:海明威的父亲是当地一位著名的医生,也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特别喜欢钓鱼和打猎,他的爱好和兴趣对幼年的海明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海明威的舅舅是一个航海家,他经常给海明威讲与风浪搏击的航海传奇故事,这些都在幼年的海明威心中种下了挑战世界的梦想。
幼年时期的海明威经常和父亲带一道去打猎、钓鱼。等到入学之后,他几乎参加了学校所有的体育活动,对拳击和橄榄球的爱好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同时,他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显示出不凡的才华,海明威刚满十七岁就当选为橡树园镇高级中学校刊的主编。1917年中学毕业后,十九岁的海明威远离橡树园的家到堪萨斯州担任《堪萨斯城明星报》记者。
距这栋房子大约百米之遥的橡树园镇艺术中心,有一个海明威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海明威的许多珍贵照片,大部分都是海明威和大海、高山的合影,显示出海明威对大自然的喜爱。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女主角的原型---艾格娜·凡·柯劳斯基护士,解除婚约的信件手迹也被收集在这里展出。艺术中心的出口是礼品店,出售海明威的著作、以及相关的视频及海报招贴等,我们特地买了一本《老人与海》作为纪念,并迫切的想知道,从橡树园走出去的青年海明威是经过怎样地磨练,而写出这本传世之作的。(泌尿外科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