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 第1期

重视心血管疾病的心脏康复

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数量由2008年的18.2万例增加到2012年的38.8万例,同时心血管医疗费用在以每年18.6%的速度增长。面对众多的心血管病患者以及不堪重负的医疗费用,健全“预防-规范化诊疗-康复”的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十分重要。

大量研究证明,缺乏体力活动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约1/3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死亡与缺乏体力活动有关。合理的心脏康复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总死亡率降低20%,心血管死亡率降低30% -35%,并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和再次血运重建(再支架)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是通过多学科合作,采取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等综合干预,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心脏康复由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营养师以及心理学家等共同组成的医疗团队合作完成,可对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制定针对性运动建议。如运动康复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等。

心脏康复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心血管病防控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我院心血管内科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正在加强多学科的合作与研究,注重对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开展心脏康复理念和知识的普及,希望能让更多的患者尽早摆脱心脏疾病的困扰。(心血管内科 唐强)

个人介绍:唐强,男,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现为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国家冠心病介入诊疗考试面试考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心血管学系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会委员,长城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主席团成员,任核心期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心脏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擅长心血管常见病、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诊治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完成冠心病诊断和介入治疗手术5000余例,曾参与及负责首发基金和多项国家多中心合作科研课题。

出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