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所面临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大约每分钟就有一名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失去了生命,且发病患者群呈年轻化趋势。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目前治疗STEMI(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其死亡率,时间越短,疗效越好,预后越佳。无论选择溶栓治疗(药物介入治疗)还是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都应把缩短发病至再灌注的时间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但遗憾的是,我国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在有导管室装备的三级医院仅36%,全国只有不到10%,与欧美国家(>70-75%)有很大差距。北京地区STE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为80.9%,其中15.4%接受了溶栓治疗,65.5%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而从患者就诊至开始溶栓的平均时间为83分钟,从患者就诊至冠脉介入开通的平均时间为132分钟。
我院心血管内科自从05年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以来,介入团队24小时备班,随叫随到,把握发病12小时内救治的黄金时间,大幅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保证了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最优化的治疗。针对我国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困境,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发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牵头组织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于2011年11月28日在京正式启动,我院心血管内科作为由卫计委(原卫生部)首批48家试点医院之一,最大程度发挥了急诊介入治疗的优势。
多年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经验告诉我们:公众宣教不足、患者缺乏对心肌梗死认识、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医患沟通困难等诸多因素均会延误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时间,因此如何规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心血管内科 王智)
王智,男,主任医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有近20年,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难治性心衰的诊治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完成冠心病诊断介入治疗逾500例,参与了国家“十一五”攻关研究课题,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