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 第1期

心源性猝死的克星-ICD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最常见的直接原因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时的电干预(超速起搏转复室速及电除颤)是治疗的关键。但常规的体外除颤仪仅在医院配备,许多患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失去生命。

ICD即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能在数秒内识别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并能自动除颤,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全球每年有10多万病人安装ICD,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相对药物治疗,ICD可有效的治疗恶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显著降低死亡率。

哪些人适合植入ICD呢?通俗而言,心源性猝死的预防分为一级及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针对没有发生过猝死事件但却极可能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的预防,而二级预防则针对已经万幸地从猝死事件中幸存的人群。猝死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同时结局又几乎是“全或无”的,而侥幸幸存的人再次复发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几近100%。因此,无论是针对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的患者,植入ICD都是切实有效的选择。

如一位50岁男性患者,在1年中反复晕厥2次,其中1次院内经人工心外按压复苏成功,于2012年成为我院心血管内科首例植入ICD患者,随访1年余恢复良好。随后,科室为多名患者植入ICD及带有ICD功能的CRT-D起搏器,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我院心血管内科已成为京西地区首先开展ICD治疗心源性猝死的科室。(心内科 陈学智)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