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锐意进取 共同谱写医院发展时代新篇章
陈仲强院长在我院第十八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2675)
2013年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制定发展规划。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制定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制订了学科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医院改造扩建规划、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医疗房屋布局调整方案。
2.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开展院领导行政查房先后听取18个临床医技科室学科平台建设专题汇报,形成了重点学科、平台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医院在医疗房屋腾挪改造、加快设备更新添置、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加强科研教学等方面加大了投入支持力度。
3.以三级医院评审为切入点,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接受国家评审评价项目办公室对我院进行的预评审,加强了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整改落实力度;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完善了20余项系统整改措施;建立读书报告会制度,强化三级查房等制度,保证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4.推进管理创新,完善薪酬体系,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完善绩效奖金分配体系,制定了一系列规范财务预算和项目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对管理架构和后勤保障体系进行了改革;进行了HIS与LIS、PACS等系统集成,新建医院OA、预算管理等7个系统。
5.加强社区医疗工作。对苹果园、老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金顶街社区卫生站进行装修改造。围绕石景山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和医院临床重点项目工作,拓宽社区服务内容,方便了社区患者就医。
6.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文化建设、廉政风险防控和医德医风考评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医院党委提出了与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开展廉政教育,完善医德医风考评体系建设。开展了以“共建美好医院,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的第八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7.做好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认真化解和及时处置各种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严格执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能源管理考核办法》,完成全年节能目标。
2014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加快学科建设,增强医院竞争实力
1.实施院内临床重点项目带动学科建设。启动院内临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完善相关管理细则以及项目追踪考核制度。2014年投入院内临床重点项目建设基金200万元,带动学科建设。
2.加强与北大医学部合作项目推动学科建设。通过论证完成科室学科建设目标与规划。落实北大医学部对我院学科建设的帮扶措施。定期选派中青年骨干到北大医学部附属医院进行短期进修,在掌握临床技能的同时建立合作渠道。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健全医务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管理机制,注重基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依靠专家和骨干人才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加快优秀人才的引进,建立引进人才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引领作用。
4.全面提升科研、教学工作水平。加强中心实验室平台建设。加强与北大医学部和附属医院的联系,落实一对一的科研帮扶工作。积极筹备外科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申报工作。继续做好教学职称和研究生学位培养点申报工作。
5.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加快医疗设备更新与添置。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医疗设备设施建设,加快医疗设备更新与添置。
(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安全
1.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做好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管理。通过基础医疗管理,优化完善就医流程,规范医生诊疗行为。落实质量安全追踪制度,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对医疗过程中不稳定因素预先环节控制,对患者满意和疗效倒查评价终末质控。
2.加强重点平台质量安全。通过加强手术室、ICU和急诊科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开发设备利用、设计合理流程、落实制度监管、控制院内感染等措施,提高危重症接诊能力,提升手术室利用率,保障医疗安全。
3.加强医生基本技能的培训。加强医生“三基三严”技能培训。通过读书报告会激发年轻医师主动学习的热情。强化首诊负责、三级查房等十三项核心制度,对有创操作医师准入资质实行动态授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4.创新医疗模式,引领区域医疗发展。发挥医联体核心医院作用,与周边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技术优势以及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医疗救治能力。
(三)加强基础建设,加快布局改造,改善就医环境
力争年底启动新门急诊医技大楼工程建设。完成新医用磁共振仪机房改造项目。争取今年建成停车楼并投入使用。实施现门急诊楼房屋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
(四)加强医院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
1.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实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与控制。强化成本管理,适时开展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利用首医投开发平台,拓宽医疗服务市场。完善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工作。
2.全面实行目标责任制,做好绩效考评工作,完善薪酬体系建设。把年度医、教、研工作目标分解到科室,做到目标和责任明确。制定并完善医院各级医师的考评激励制度。继续做好薪酬激励体系建设工作,努力提高职工收入水平。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人才充实到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岗位上。利用北大附属医院优势资源,选派优秀中青年人才外出学习培训。强化科室核心团队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4.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工作。进行高值耗材全程追踪、条码管理。新建体检信息系统、手麻信息系统、ICU信息系统、院感信息系统、区域化的双向转诊信息系统5个项目。
(五)加快完善健康管理体系建设
对健康管理中心平台进行调整和改扩建,改善体检环境。从单纯体检、普通人群体检向综合体检、高端医疗体检等新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转变,为构建首钢职工健康管理体系做好资源共享工作。
(六)做好社区卫生工作,落实好双向转诊制度
通过增加设备、技术投入,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及康复治疗等项目,增设特色专科门诊等措施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制订激励办法,推动人才双向流动和患者双向转诊。建设慢病防治基地,推进老年医学科建设。
(七)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制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推进“共建美好医院,共享发展成果”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医院宣传途径,扩大医院社会影响力。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医德医风体系建设。强化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和职工技能培训工作。
(八)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完善后勤保障功能
以推进“平安医院”建设活动为载体,切实保障医务人员执业安全。推进消防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确保消防安全落实到位。实施诊室环境改造,积极推进节能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