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 第4期

经皮椎间孔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引起患者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骨科临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占骨科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及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遵循阶梯治疗原则:

①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严格卧床休息、药物、按摩、器械等来缓解腰背的紧张及痉挛,可缓解症状,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腰椎活动,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及软组织粘连。

②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首次发病出现大小便问题、肌力下降,建议手术治疗。方法是直接切除病变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脊髓周围的炎症和水肿,促进神经修复等。③微创介入治疗:在局部皮肤麻醉下用牙签粗细的空心针,经皮肤穿入患病的椎间隙,使用切吸器,通过旋切的方法切除椎间隙中突出的髓核,解除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达到治疗的目的。

2003年德国Hooglang教授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切除部分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在内窥镜直视下切除椎间盘组织,即TESS技术。该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小切口(小于lcm),风险较小,使用内窥镜直接经过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硬膜外腔,使用特制的内窥镜系统及手术器械置入硬膜外间隙,在直视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脊柱后方肌肉不剥离,不切除椎板和后方韧带结构,患者术后恢复快。

个人介绍:

姚洪春,男,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外科学硕士,从事于骨科临床工作19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擅长脊柱退变性疾病和复杂性骨折的治疗及人工关节置换等。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