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凸的治疗
脊柱后凸俗称驼背,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柱向后异常凸出,使脊柱本身及其附属组织解剖形态改变的一种疾患。它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产生,常见病因如:创伤、结核、神经肌肉异常、休门氏病、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或姿态不良等。本病发病率不低,造成的伤残很显著,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和劳动。所以,治疗本病,不仅仅是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恢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劳动能力。
脊柱后凸的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参考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后凸性质和严重程度、对所选治疗方式的耐受性、预后和预期疗效等因素。它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一、保守治疗:包括观察、支具、物理治疗、药物。
1.观察和定期复查:脊柱后凸畸形的进展取决于其性质、位置、范围、骨骼成熟度等。对于成长期患者,在青春后期,其畸形进展往往会减缓。
2.支具:对于尚处于成长期患者,可能需要支具治疗,将有医生决定其具体使用方式和时间。
3.理疗:对于脊柱后凸行红外线或者电磁波治疗可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对阻止畸形的进展往往无效。
4.药物:对于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等引起的后凸畸形,对应的药物治疗可能会延缓畸形的进展。
二、手术治疗
对于明显的脊柱后凸、进展较快者、伴有明显疼痛或存在明显神经症状者需要手术治疗。对于那些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有明显外观畸形的青少年,也需行手术治疗。当然,脊柱后凸的柔软性情况在决定是否手术及何时手术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后路多节段经椎间关节V形截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全脊椎切除术。
1.后路多节段经椎间关节V形截骨:通过截除关节突等后方结构,以椎体后缘为铰链轴闭合后柱,张开前柱的椎间盘间隙实现对后凸的矫正。经不断改良, 目前该手术能有效地改善单节段截骨的局限性, 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2.“蛋壳”技术:以椎弓根为向导将椎体的松质骨完全去除, 只剩下一薄层皮质骨外壳, 形似“蛋壳”,故命名为“蛋壳截骨术”。此项技术将经椎弓根截骨操作规范化, 常用于切除畸形脊柱的顶椎、复杂脊柱骨折或脊柱肿瘤的病椎。
3.全脊椎切除术:具体的手术方式包括:前方经胸或经胸腹联合入路,直视下咬除前方椎体,回填自体碎骨和人工椎体;一期或者二期后方固定, 并切除剩余的后路结构,后路器械矫形实现脊柱畸形的矫正。
以上三种手术方式已成为国内外治疗脊柱后凸的常规术式,也是我院骨科常见的手术方式。通常,对于70º以下的脊柱后凸畸形我们可以选择后路多节段经椎间关节V形截骨或者“蛋壳”技术,而对于僵硬的、严重的或者角状后凸畸形,我们可以选择全脊椎切除术,必要时甚至可以切除2个甚至3个椎体,以达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外观畸形的效果。关键是,骨科医生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 权衡脊柱后凸矫形手术的收益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等综合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截骨手术方式。(骨科 刘正)
个人介绍:
刘正,男,副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什么专业)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主攻腰椎病、颈椎病、脊柱和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肿瘤、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腰椎疾病和脊柱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