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天使》:感动的背后
6月26日,以“为党旗增辉”为主题的首钢总公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五一剧场隆重举行。由我院医护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子夜天使》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获得展演类节目一等奖。
《子夜天使》描述了急诊科党小组的党员和普通群众一起在除夕之夜坚守岗位,与死神斗争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共产党员不平凡的奉献精神。《子夜天使》从剧本的筹备、修改,到节目的指导、排练,舞台的布置、摆放,饱蘸院领导、主创人员、编导人员、演职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医院党委书记刘慧琴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她不仅参与了剧本 编写及修改,还多次到现场亲自指导,与大家一起推敲每个表演细节。在她的关心和支持下,大家信心倍增。
组织部是这项工作的牵头单位,组织部部长杨铁花积极协调,召集大家为剧本出谋划策,在出差前还不忘过问节目的进展程度,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为保证节目排练进度,组织部干事苑淼放弃了端午节回山东与父母团聚的机会,与大家共同奋战在排练现场。
为获得最佳的舞台效果,党院办主任、工会副主席杨布仁专程请来首钢艺术团导演梁艳进行指导。演员加班排练的时候,他不仅全程陪同,还为大家准备可口的饭菜。因节目演出需要增加道具时,他想尽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为大家解除后顾之忧。
工会的邵丽洁做起事来有条不紊,无论大事小事,都会被她规划得井井有条。演出时,由于节目之间的间隔时间很短,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大量道具搬到台上合适的位置,她带领大家研究位置摆放、合理分配搬运任务,确保演出顺利。
急诊科党员杜雪莲是剧本起草者,也是剧中人物原型之一。得知排演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后,她挤出业余时间,结合真情实感迅速完成初稿。她还积极与组织部工作人员沟通,一起讨论、修改、完善剧本,为剧本倾注了大量心血。
成功的演出同样离不开默契的旁白。出入院管理处丁瑛有着专业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是朗诵旁白的不二人选。由于白天还要工作,她只能下班后去录音棚录音,为保证演出效果,一段话常常要反复录好几次。
工会的张永京有着多年指导大型演出的经验,当仁不让节目总导演。她虽然即将退休,但工作热情依然不减,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录音棚录音,修改剧本,常常忙到半夜才睡。她将自己的舞台经验毫不吝啬的传授给大家,耐心指导舞台表演技巧;她精益求精,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正因为有了她的高标准、严要求,《子夜天使》才成功入围并获奖。
年龄最大的演员当属离退休办公室主任张雅玲,可她的劲头却一点也不输年轻人。剧中她扮演患者“老李”的老伴,“老李”病危之时,她那声声深情的呼唤,以及亲人复苏之后对医生真诚的感谢皆感人至深。现场不少观众赞叹道:“演得太好了,太像了!”
年轻护士长何士杰和几个护士、大夫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常常是下了夜班就来排练,之后又回去上夜班。奔波往来,十分辛苦,她们却无一句抱怨,每次排练都全情投入,有空就琢磨台词和动作,虚心向张永京请教。党委书记刘慧琴一字一句地指导祖艳艳,她倍受鼓舞,排练更加刻苦了。
扮演醉酒患者的刘亮更是将醉态模仿得惟妙惟肖。为了演好这一角色,每次排练他都要摔好几次,身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可他却从不吭声。参加演出的还有我院两名实习男护士杨皓天、张萌鑫,他们也是一人分饰几角,不仅要来回串场,还肩负起了舞台道具的搬运等工作。
作为主演,急诊科护士长杨建红和体检科大夫周志阳不管多忙多累都挤出时间参加排练。可就在节目演出一周前,周志阳不慎拉伤腿,无法参加排练了。张永京迅速请来了医学影像科的田小雷,他还是第一次出演这样的节目,虽感到兴奋但也免不了紧张,说错台词或者动作不顺畅的时候也会被张永京严厉批评,可他永远都是一副灿烂的笑脸,默默地努力学习着。
阴差阳错,就在周志阳拉伤腿的第二天,杨建红也把左脚崴伤了。起初,她仍然带伤坚持排练,可是伤势愈发严重,她只好忍痛退出。接替杨建红的是CCU护士长张艳红,她经常参加医院的各种演出,有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很难脱身。为了节目能够顺利演出,心血管内科主任唐强大力支持,张艳红对科内护理工作进行了重新安排。为了熟练记住台词,张艳红日也思、夜也想,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在背台词,女儿直说她走火入魔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演出时她声情并茂,举手投足间尽显白衣天使的风采,尤其是最后一段表演声泪俱下,在场的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们的演员个个都是好样的!
正是由于所有人的团结协作,演出才获得观众的肯定。表彰大会只是一个小舞台,而正是在这个小舞台上,职工精彩的演出却折射出我院协同奉献,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为患者服务这座大舞台上,仍然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继续践行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尊重和掌声。
(组织部 苑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