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医院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医院动态

北大首钢医院风湿免疫科青年医者赛区两度折桂,答案藏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5-10-10 16:19:52 来源: 作者:党委办公室/风湿免疫科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风湿免疫科再添荣光——继2024年陈玉凤医生在 “新膝望”风湿新秀争霸赛中斩获北部赛区优胜奖后,2025年李超然医生又在 “温固求新”风湿临床思维训练营中摘得“金翼之星”称号。值得关注的是,在这项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发起的两届全国性学术赛事中,两位青年医师均以北部赛区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彰显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风湿免疫科在人才培养与临床实力上的过硬水准。

微信图片_2025-10-10_134139_937_副本_1.jpg

时间回溯至2024年,在“新膝望”风湿新秀争霸赛的舞台上,陈玉凤凭借扎实的诊疗功底与清晰的决策思路,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该赛事聚焦青年医师培养,汇聚了北部赛区各医院的优秀人才,竞争激烈异常。面对复杂的临床问题,陈玉凤沉着应对,每一个诊断步骤都严谨规范,每一项治疗方案都考量周全,最终以北部赛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优胜奖。赛事评委、风湿领域知名的专家们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北部赛区选手水平逐年提升,陈玉凤医生能从中崭露头角,充分展现了其过硬的临床综合素质,也折射出背后培养团队的深厚实力。”


微信图片_2025-10-10_134145_089_副本_1.jpg

时光流转至2025年,“温固求新”风湿临床思维训练营如约而至。与侧重基础诊疗能力的“新膝望”不同,该训练营更注重考验医师对疑难病例的深度剖析与逻辑思辨能力,对参赛选手的临床经验与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李超然在比赛中遭遇了不小的挑战,她抽到的病例临床表现极不典型,症状交叉重叠,很容易造成诊断偏差。面对这一“硬骨头”,她没有丝毫慌乱,沉下心来对病例进行层层抽丝剥茧,从细微的症状差异中寻找诊断线索,在复杂的病情演变中梳理治疗逻辑,最终给出了精准的诊断思路与科学的治疗方案,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再次以北部赛区第一名的成绩将“金翼之星”称号收入囊中。

ScreenShot_2025-10-10_145909_429_副本_副本.png

一次夺冠或许是偶然,两年连冠则绝非幸运。这份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风湿免疫科多年来在人才梯队建设上的深耕细作与持续投入。科室主任石连杰一语道破关键:“人才是科室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始终将青年医师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系统化、实战化、学术化的培育模式,为他们搭建成长的阶梯。” 

在系统化培养方面,科室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为每位青年医师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量身定制个性化成长路径,从理论知识夯实到临床技能提升,全程保驾护航;在实战化训练中,科室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与模拟竞赛,让青年医师在模拟的复杂场景中锤炼临床应变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在学术化引领上,科室积极鼓励医师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紧跟学科前沿进展,让青年医师在与业界大咖的交流碰撞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_K0A0090_1.JPG

“医师在赛场上的优异表现,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患者。”石连杰主任的话语朴实而有力。在竞赛中,医师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对复杂病例做出准确判断,这种高强度的“实战检验”,不仅提升了医师的专业能力,更将这种能力直接转化为临床工作中更精准的诊断与更优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而言,接诊的医生曾在全国性赛事中历经考验、脱颖而出,意味着自己能得到更可靠、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份“双重保障”让患者心中多了一份安心与信赖。

连续两年在全国性学术赛事中折桂,不仅是对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风湿免疫科青年医师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科室学科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有力证明。展望未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风湿免疫科将继续秉持“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更高标准推进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与服务质量,致力于为风湿病患者提供更精准、更规范、更温暖的医疗服务。


没有了!